歡慶元宵、健康吃湯圓
今年的2月19日恰好是農曆正月十五: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日、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也是繼9天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元宵節當天除賞花燈、猜燈謎等傳統活動外,還會吃元宵或湯圓等應景食物。
『元宵』與『湯圓』的差別:在於製作方式的不同,『元宵』是先將內餡弄成小塊,放在篩子中不斷地與糯米粉滾動而製成,而湯圓則是把餡料包入糯米糰內,再搓成圓形。不論是吃元宵或湯圓,都取其圓滾滾的外型,代表著闔家團園之意。
佳節將至,要如何享用這元宵或湯圓,而不增加身體的負擔呢?其實很簡單,只要記得『三少、一高、巧替換』:
三少:
少糖:包餡的紅豆、芝麻、花生湯圓等,本身就有糖份了,滾水
煮熟後,直接搭配無糖清湯或無糖(花)茶,一樣好吃;而
無餡的紅白小湯圓則可改用桂圓、紅棗、枸杞或是利用市售
無糖燒仙草來提味,別具另一風味。
少鹽:鮮肉湯圓本身內餡都已調味,所以,可不必額外添加鹽。
少油:無論是包餡湯圓或無餡的紅白小湯圓盡量水煮、少油炸;而傳
統鹹湯圓的作法,大多是先用油爆炒蔥薑蒜等香辛料後再加
高湯烹煮,建議改用紅白蘿蔔、大番茄、大白菜及菇類等蔬
菜熬煮的蔬菜清湯當作湯頭。
一高:煮甜湯圓時,添加具有咀嚼感的白木耳或蒟蒻;煮鹹湯圓時則多
加些青菜,如此一來,兩者皆可減少湯圓的食用量也可吃得到
纖維質又具有飽足感、熱量也同時減少。
巧替換:2顆包餡湯圓或20顆的無餡紅白小湯圓,熱量就有140大卡,
相當於半碗飯的熱量,所以,當餐的飯量就要減少半碗;再者
包餡湯圓,因內餡含有油脂,還須降低當餐烹調油的用量。
此外,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腸胃道功能不好的人還是淺嚐即可;另外咀嚼、吞嚥功能較差的長者及小朋友,要小口小口慢慢吃,以免噎著了,造成危險。
只要注意『三少、一高、巧替換』的小技巧,無論是元宵或是湯圓也是可以跟家人吃得很健康吃得愉快喔~。
作者 : 徐慧英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