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血性心衰竭之護理指導
一、鬱血性心衰竭: 心臟因為外在及內在因素,導致心輸出量不足以維持各組織器官代謝所需。
二、病因:
1.高血壓性心臟病。
2.冠狀動脈疾病。
3.瓣膜性心臟病。
4.心律不整。
5.心包膜疾病。
6.心肌病變。
7.其他系統(如:甲狀腺、貧血)等疾病。
三、誘因:
1.出血、脫水。
2.鈉離子及水分過度貯留。
3.心臟辦膜狹窄、閉鎖不全或動脈狹窄。
4.心臟本身的肌肉有炎症反應。
5.貧血、懷孕、發燒。
四、臨床表徵: 呼吸困難、尿量減少、腹水、水腫、端坐呼吸、心搏過度、黃膽、四肢發冷、肺囉音、肝腫大、肋膜積水、頸靜脈怒張。(並非每一位心衰竭的病人都會有以上症狀。)
五、自我照顧事項:
1.按醫生囑咐按時服用藥物。
2.勿自行服用成藥或中藥。
3.注意服藥後是否有任何不適。
4.保持心情愉快。
5.減少水分及鹽分攝取。
6.每日適度運動。
7.保持充足的休息及睡眠。
8.定期門診檢查。
9.每日同一時間,同樣衣物,同一磅秤測量體重。
10.若有以下之情形,需立即告知醫師以防復發,如:體重持續上升、四肢水腫、食慾不振、持續性的咳嗽、活動時呼吸急促、平躺時呼吸急促。
六、飲食原則:
1.少量多餐。
2.避免產氣性與粗糙食物,如:地瓜、豆類及其製品、空心菜等。
3.如果體重超過標準,應限制熱量。
4.在休息前不給予食物。
5.進食後不立即工作,以免誘發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