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ration
家庭醫學科

家庭醫學科

查看所有科別

醫療衛教

醫療衛教

Jul 14, 2023

乳房攝影揪乳癌

乳癌目前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名之癌症,相當於每天有36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8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的性命,且有持續上升及年輕化的趨勢。然而,隨著科技及治療方式的進步,早期乳癌的存活率已大幅提升。

乳房X光攝影(Mammography)是目前醫學實證證實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藉由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然而東方女性乳房組織緻密,乳房攝影不易判讀,約有15%的乳癌無法被偵測到,不過,對於無法觸摸(無症狀)的早期病灶,乳房攝影仍有其不可取代的角色。因次,即使這次檢查結果正常,如有發現異狀,仍應盡速就醫。

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時,應避開月經來前一週。不要於乳房、腋下塗抹除臭劑、粉劑及護膚霜等,因為其產生的假影會影響影像判讀。此外,如果曾接受過乳房手術、整形手術、裝有心臟節律器、已懷孕或有懷孕計畫者務必於受檢前先告知放射師。

除了乳房攝影外,較常見的檢查包含乳房超音波及核磁共振。兩者比較如下:

  • 乳房超音波:主要針對可觸摸到的腫塊,能快速辨別腫塊良惡性,區分囊腫及實心腫瘤。適合偵測年輕女性比較緻密的乳房,彌補乳房攝影的不足。

 

  • 核磁共振:會注射顯影劑,可以把有問題的組織與正常組織區分開,不像乳房攝影和超音波會受組織是否緻密、脂肪含量多少的影響。對於BRCA 基因突變相關的遺傳性乳癌,核磁共振也有較高的偵測率。然而核磁共振無法偵測微鈣化斑,因此不能作為大量篩檢的工具。 

除了影像檢查外,自我檢查和醫師觸診都是重要的一環。常見的乳房異常狀態包含:

  • 皮膚凹陷
  • 異常分泌物
  • 乳房皮膚紅腫熱痛
  • 乳房呈橘皮樣
  • 乳房呈現腫塊或形狀改變
  • 靜脈血管擴張及突起
  • 乳頭異常變化及四周腫痛

老化、基因變異、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晚生育、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相關病史(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及肥胖等,都是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再次呼籲民眾,國民健康署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請定期接受檢查,一起守護乳房健康。

breast_cancer_ad.png (234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