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影《梅艷芳》了解子宮頸癌
前陣子上映一部向香港歌壇的天后—梅艷芳致敬的電影,片中描述她的演藝之路,和人生轉捩點,像是與她感情緊密的姊姊因子宮頸癌離世,而病魔同樣找上她,即使接受治療仍藥石罔效,最後於2003年因子宮頸癌逝世,至今仍有許多粉絲相當懷念她。
我們與子宮頸癌的距離—子宮頸癌的成因
目前已證實近100%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以下簡稱HPV)持續性感染有關,女性子宮頸上皮細胞因感染高危險型HPV,導致健康的子宮頸細胞產生病變。然初期感染的婦女在兩年內,可藉由身體免疫力痊癒,僅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會導致癌化。
罹癌高危險群停看聽 出現病兆要留意
電影演到,梅艷芳某次登台前,身體疼到彎曲著身子,虛弱的說:「姊姊說我可能有巧克力囊腫」;再者與她感情緊密的胞姊也因子宮頸癌離世,這些會造成更大的罹癌機率嗎?
萬芳醫院婦科主任吳姿宜表示,巧克力囊腫是從卵巢長出的良性腫瘤,與子宮頸癌兩者間的病灶大相逕庭,理論上關聯性不大。依片中所呈現,只能推測梅艷芳同時患有上述兩種疾病或是癌細胞已擴散到卵巢,造成類似巧克力囊腫的不適感。而子宮頸癌是否存在家族史?吳主任回應,子宮頸癌的病因是受到病毒感染,遺傳基因的可能性並不高,但有癌症家族史的婦女,可與醫師討論基因諮詢及檢測,或考慮增加篩檢的頻率。
罹癌高風險群:
◆非單一性伴侶
◆吸菸習慣者
◆免疫力低落者
吳主任也提到,早期子宮頸癌沒有病癥,往往出現症狀時都已進入中、晚期,倘若民眾出現以下情形,請立即就醫檢查。
常見病兆:
◆陰道不正常出血
◆異常陰道分泌物
◆下肢水腫
向子宮頸癌Say No
吳主任最後強調,接種子宮頸疫苗和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為世界防癌組織認證最能預防子宮頸癌的方式,尤其是30歲以上的女性或是有過性行為的婦女們,應1-3年例行檢查,即便出現病變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重拾健康人生。
請妳跟我這樣做:
◆接種子宮頸疫苗
◆定期子宮頸檢查
◆注重私密處清潔衛生
◆提升免疫力
◆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