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兒嘔吐原因不單純!家長險些忽視的致命危機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近日接獲一名嬰兒因從床上跌落後出現嘔吐,家長擔心是腦震盪,立刻將嬰兒送往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腦部並無異常,但嬰兒的嘔吐症狀卻未見好轉,且接著出現了血便。進一步檢查後,醫療團隊確診為腸套疊,這是一種嬰幼兒常見且危險的急腹症。幸運的是,經過手術治療,該名嬰兒已康復出院。
腸套疊是指腸道的某部分套入另一段腸道,導致腸道阻塞。這種疾病在嬰幼兒中特別常見,尤其是5個月至3歲的孩子。萬芳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黃振盛表示,典型的腸套疊症狀包括陣發性腹痛、嘔吐及血便,特別是腹痛會以20至30分鐘為一周期,發作時嬰兒會突然哭鬧,緩解後則看似正常,這常使家長誤以為孩子只是鬧脾氣,從而延誤了診斷。
在這一案例中,6個月大的嬰兒因跌落床下後開始出現嘔吐,家長起初擔心是腦震盪,但經腦部檢查無異常後仍然嘔吐不止,醫療團隊隨後觀察到嬰兒的糞便中混有血液及黏液,這是腸套疊的典型指標,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最終確診為腸套疊。黃振盛強調,腸套疊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併發症,包括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進而引發心跳加速、發燒,若未及時處理,腸道因套疊血液循環變差而缺血,造成腸道壞死、腹膜炎等問題,最終可能危及生命。
儘管腸套疊較為罕見,但其潛在風險不容忽視。黃振盛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有周期性腹痛、嘔吐或血便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早期診斷與治療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確保孩子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