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或遺傳性肺動脈高壓( Idiopathic or Heritabl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
【罕病分類與介紹】
「肺動脈高壓」通常是由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如:先天性心室缺損、紅斑性狼瘡或服用Fenfluramine/phentermine減肥藥等,但「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並非由於其他疾病所導致,其病理機轉還不明確,一般認為與肺內皮細胞功能失調有關;肺內皮細胞的異常,會導致血管收縮素與血管擴張物質的不平衡,容易促使肺血管收縮,而導致肺動脈血流增加,相對的,肺臟的血壓與阻力也跟著增加,因此,心臟就必須更努力的收縮,血液才能輸送到肺臟,久而久之,心臟負荷的壓力上升,心肌會代償的肥厚、心室擴大,因而漸進的產生各種心肺病變的症狀。原發性肺動脈高壓(Primary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是一種心臟、肺臟及血管系統嚴重病變的罕見疾病;肺動脈高壓是指患者休息時的肺動脈壓力超過25 mmHg(一般肺動脈壓約18-25 mmHg),因而使得心肺的負荷逐漸的增加。
而家族性肺動脈高壓患者則是帶有遺傳性的致病突變,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
病因學:此症的致病機轉還不明確,但目前已知最常見的基因變異是位於2q33.1—q33.2的BMPR2基因,可見於80%家族性肺動脈高壓、20%偶發性個案身上。若此基因產生突變可能會造成細胞分裂或是阻止細胞死亡,導致肺部的微血管過度增生,使血管窄化,而造成肺動脈壓力上升。
- 內皮細胞接受體拮抗劑(Bosentan):是最新發展出治療肺動脈高血壓的口服藥品,主要在於阻斷內皮細胞血管收縮的作用。
- 血管擴張劑(Epoprostenol;又稱Prostacyclin;PGI2):具有強力的血管擴張及血小板凝集作用。
-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能緩和肺臟血管收縮,對約10%的病人有效。
藥物的劑量與使用方式相當複雜,且往往有副作用或危險性,因此需要與醫師充分配合,方能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而當心肺功能逐漸衰竭且對上述藥物治療已失去反應時,肺臟移植或心肺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
在平日照顧方面,病患切記按時服藥,平時可視情況使用氧氣治療,以提高血氧的濃度;而使用利尿劑及採取低熱量、低鹽低鈉的清淡飲食,能避免身體的負荷,此外,患者應每天量體重,並紀錄尿液排出量,若有急速變化應立即就醫。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網址:https://www.tfrd.org.tw/tfrd/rare_b/view/id/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