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睡眠呼吸中止症
您睡覺時會打呼嗎?感覺怎樣都睡不飽嗎?常常打瞌睡嗎?
若有上述症狀,很可能是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喔!
本院「睡眠障礙整合門診」,提供您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是在睡眠當中,會有一陣一陣呼吸停止的情形。其中又分為「阻塞型」和「中樞型」,另外也有混合型。「阻塞型」較為常見,約占90%,主要是因為睡眠時呼吸道有阻塞,所以會有打呼的現象,震耳欲聾的打呼聲中間穿插著間歇性的呼吸暫時停止。原因通常跟天生體質的呼吸道結構有關,例如下顎後縮、舌頭後倒等,再加上年紀增長後咽喉部的軟組織鬆弛,或者肥胖造成的軟組織肥厚,就容易在睡眠時造成呼吸道阻塞。另一種「中樞型」較為少見,通常跟腦病變有關,例如腦中風、腫瘤等造成的呼吸驅動力下降。
這種間歇性的呼吸暫停,會導致血氧濃度下降,此時大腦為了提醒自己呼吸,會產生一種睡眠覺醒。雖然患者不一定自覺有醒來,但睡眠品質便會經常處在淺睡,睡睡醒醒的狀態。因此,患者常會覺得自己睡醒時沒有睡飽,昏昏沉沉的,甚至會頭痛、或者喉嚨感覺口乾舌燥。整天的精神疲倦,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不自主打瞌睡,例如在上課、開會、看電視電影、甚至是開車、或工作時睡著,以至於發生工安意外危險。在睡眠時因為呼吸道阻塞或淺睡,可能造成伴隨的相關症狀,包括有:入睡時會覺得胸悶或呼吸困難、胃食道胃酸逆流、常做惡夢、突然驚醒、嗆咳、以及頻尿夜尿等症狀。
「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健康的長期影響,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心血管疾病」。因為淺睡無法充分休息而造成交感神經處在過於亢奮狀態,常引起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疾病,再加上長期以來細胞缺氧造成的自由基傷害,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腦中風、認知功能障礙等後遺症。
關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本院睡眠中心提供「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蒐集睡眠過程的腦波圖、口鼻呼吸氣流、血氧飽和度、鼾聲、肌電圖等資訊,計算每小時發生睡眠呼吸障礙事件的次數,稱為AHI數值(apnea-hypopnea index)。正常人的AHI為未滿5次。若為5次以上、未滿15次,為輕度睡眠呼吸中止;若為15次以上、未滿30次,為中度睡眠呼吸中止;若為30次以上,則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策略,會根據其疾病嚴重度而定。針對中重度、或是輕度但有症狀的患者,會建議積極治療。目前改善效果最快且最佳的是「陽壓呼吸器」,在睡眠時配戴於口鼻,提供呼吸道一個正向壓力,防止阻塞。在使用前需要由睡眠技師先做壓力檢定,找尋最適合的壓力。目前呼吸器的種類愈來愈推陳出新,有些機種可以將打入的空氣加熱或潮濕,較不會有刺激或鼻塞的感覺。也有些機種有吐氣降壓或者根據患者呼吸停止的程度做自動調壓的功能,配戴起來較為舒適。其他的治療方式尚有止鼾牙套,並配合減重。手術治療則較適合呼吸道結構異常,或是使用陽壓呼吸器效果不佳或無法耐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