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腎友「生命線」-動靜脈廔管血管成形術
心臟內科王晟安醫師
慢性腎臟病在世界各國的盛行率約在10-14%,台灣也有高達12%的民眾患有慢性腎臟病,據衛服部統計每年約有6-7萬人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 ,且近年並無下降趨勢。在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中,約有7成是使用自身的血管或人工血管建立的廔管以進行血液透析。
大多數患者每星期約需接受二到三次血液透析,廔管在頻繁的反覆穿刺後,容易產生狹窄而影響透析療程,使患者體內的毒素或多餘的水分無法順利排除,更嚴重者甚至完全阻塞無法透析而影響生命安全,因此維持廔管暢通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治療指引建議血液透析患者每天至少一次用手觸摸廔管,可感受到咻咻的血流聲或是震顫的感覺,確保血液循環順暢;如果發現廔管的咻咻聲或震顫感減弱甚至消失,應立即就醫。醫師會利用血管超音波或血管攝影等方式以確定廔管是否阻塞,如果廔管有阻塞,則可進行動靜脈廔管血管成形術或是以外科手術的方式將阻塞打通。
「動靜脈廔管血管成形術」是經導管以氣球擴張或放置支架的方式來處理廔管阻塞的技術,此一術式的成功率約有9成,如果不是完全阻塞的情況成功率更高。
另外,「血管成形術」是一種微創技術,傷口約只有原子筆筆芯的粗細,術中不需全身麻醉且一般只需半小時到一小時就可完成,術後移除導管止血完成後即可離院,不需要住院,如有需要甚至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次的血液透析。
動靜脈廔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要達足量的透析,維持動靜脈廔管暢通是非常重要的。本院心血管中心提供優質的醫療團隊合作,讓病人能得到最好的廔管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