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ration
心臟內科

心臟內科

查看介紹內容和所屬醫療陣容、診療時間表等訊息。

查看所有科別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Feb 01, 2023

急性心肌梗塞及心導管介入治療

心臟內科 林辰修醫師

什麼是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種緊急且危險的情況,死亡率非常高。人的心臟總共有三條主要血管,稱為冠狀動脈,分別位於心臟的左前、左後及右邊。它們各司其職,供應著整顆心臟所需要的氧氣和養分,使得心臟能夠得以正常運作。

    急性心肌梗塞就是冠狀動脈內不穩定的斑塊破裂後,導致後續的血栓形成,進而造成阻塞。阻塞後,心臟的血液循環突然間的中斷,便會開始出現缺血,甚至壞死,這就是所謂的心肌梗塞。

一張含有 文字, 室內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心肌梗塞會有哪些症狀?

    最主要的是心絞痛,它的感覺是胸口的重壓感,像是石頭壓住或是小孩子坐在胸口,喘不過氣的那種感覺。這種感覺有時會延伸到下巴、牙齦、雙肩、頸部及左手臂內側,少部分老人家和糖尿病患者還會以上腹疼痛作為表現,常伴隨冒冷汗、頭暈、噁心感及無法解釋的焦慮、虛弱。

心肌梗塞會做哪些檢查及治療?

    因為胸口不適而到急診的病人,會先做心電圖及抽取心肌酵素,來確定心肌梗塞的診斷。一旦診斷確立後,急診醫師會聯絡心臟專科醫師,進一步安排後續的住院、相關檢驗檢查和治療。在檢查治療中最重要的,就是心導管介入治療,它是最直接,可以診斷,也可以治療的方式。

什麼是心導管介入治療? 

    心導管介入治療分為兩部分,前半段的檢查及後半段的治療。施作過程當中,家屬需在心導管室外面等候,以便過程當中有任何的情況發生時,能即時和家屬討論和告知。

    病人於心導管室治療時,我們會選擇血管進入到心臟路徑的入口,通常是左側或右側手腕的橈動脈,或是左側或右側鼠蹊部的股動脈。在局部麻醉後於血管上做穿刺,放置鞘管來作為導管、導絲、擴張氣球及支架的進出路徑。

    在檢查和治療過程中,病人全程都是清醒的,若執行過程中如有不適,便可以直接告知醫師,來達到最安全的治療過程。當前半段的血管檢查後,會請家屬進入心導管室,醫師會告知血管阻塞的情形,可能需要幾支支架,以及告知健保支架及自費支架的差異性。在家屬與醫師達到治療方針共識,便會進入到後半段治療的部分;結束治療後,會再度請家屬進入心導管室,以影像方式說明治療後的結果,以及梗塞後的後續照顧計畫。

結語

    身為醫師,義務就是提供病人疾病資訊、疾病的危險性、後續可能的併發症及可行的治療方案醫病共享決策和病人討論後,幫助病人提出自己在意的考量及期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來延長壽命及維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