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飲食原則
定義
本飲食是提供適當熱量及調整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之比例,配合醫療處置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營養狀況的飲食。
目的
過多的醣類與熱量會產生較多二氧化碳,增加肺部負擔,加重病人呼吸困難現象,影響進食量而導致營養不良。攝取足夠營養素,均衡飲食為基礎,必要時採低醣高脂飲食可以維持體重、改善呼吸肌肉功能,並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與醣類,減少肺部負擔。
飲食原則:
1.攝取足夠蛋白質,選用優質蛋白質來源如黃豆製品、魚、海鮮、蛋及肉類等食材,建議多攝取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取代部分肉類,如秋刀魚、鮭魚、鰻魚、鮪魚等。
2.若正餐無法達到足夠攝取量時,應在餐與餐之間增加點心,以增加熱量攝取。
3.過多精製糖類的攝取會產生較多二氧化碳,增加肺部負擔。應要減少中西式甜點、煉乳、蜂蜜、糖果、蜜餞、果汁、含糖飲料、汽水等。
4.油脂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較少,可作為濃縮熱量來源,但需選擇較佳的油脂,例如:芥花油、橄欖油等,每日可食用一份堅果種子類食物(如花生、核桃、腰果、堅果)。
5.應避免咖啡、酒等刺激性飲料,養成規律生活作息,充足睡眠及戒菸。
常見進食問題及改善方法
進食問題 |
改善方法 |
食慾不振 、厭食 |
少量多餐,食用營養密度較高的食物 |
進食時 呼吸短促 |
姿勢引流、拍痰及呼吸治療運動等至少在飯前 30 分鐘完成 |
腹脹 |
避免食用易產氣食物,如洋蔥、青椒、地瓜、豆類等 適度增加活動量,促進胃排空 攝取流質、溫和等易排空的食物 |
便秘 |
攝取適當的膳食纖維和水份,以預防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