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ration
乳房外科

乳房外科

查看介紹內容和所屬醫療陣容、診療時間表等訊息。

查看所有科別

醫療衛教

醫療衛教

Oct 01, 2023

多管齊下 降低乳癌復發風險

Breast_Cancer2.jpg (45 KB)

乳房外科/張渭文醫師

    雖然沒有乳癌家族史,42歲的王小姐仍有定期乳房檢查的好習慣,卻也沒想到前年還看似正常的乳房超音波,去年便發現右側乳暈附近不規則的陰影,經切片診斷為荷爾蒙陽性乳癌(管腔B1型)。鑒於腫瘤大小超過2公分加上腋下淋巴結轉移,王小姐先接受術前輔助化學治療,再進行內視鏡輔助乳腺全切除手術合併腋下淋巴廓清與乳房重建手術。

  術後的病理報告顯示清除下的20顆淋巴結中仍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屬於高復發風險的族群。經過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後,王小姐術後接受了賀爾蒙治療並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輔助治療,以進一步降低復發的機率,除輕微腹瀉的反應外,目前生活機能恢復良好,追蹤情形穩定。  

乳癌亞型 決定治療大方向  

    乳癌為女性國人第一大癌症,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數據顯示:109年我國新診斷乳癌個案(不含原位癌)正式突破一萬五千人大關(15.259);換言之,每半小時左右便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

  不同型態的乳癌,治療的方式也大不相同;乳癌根據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激素受體)、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Ki-67(癌症生長指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亞型,除了手術與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外,不同亞型的乳癌有對應的全身性治療

 

賀爾蒙指標

標靶指標

生長指標

全身性輔助治療

 

ER

PR

HER2

Ki-67

管腔 A

陽或陰

< 14% ()

賀爾蒙治療

管腔 B1

陽或陰

> 14% ()

賀爾蒙治療 + 化療

管腔 B2

陽或陰

 

賀爾蒙治療 + 化療 + 標靶藥物治療

HER2陽性

 

化療 + 標靶藥物治療

三陰性

 

化療 +/- 免疫治療

 

高復發風險病人 加強輔助治療 

  台灣的乳癌患者中,約七成是荷爾蒙陽性(ER+ / HER2-)乳癌,雖然此類型的乳癌癒後最好,但隨著期別越高,復發的風險隨之上升。早期乳癌術後,有約3成病人在術後2年內復發;而8成以上的復發是在術後5 年內,透過全身性的輔助治療來消滅躲藏在身體的癌細胞,實為早期乳癌治癒的關鍵。

   「細胞週期抑制劑 (CDK4/6 inhibitor)」能抑制癌細胞的分裂。過去用於治療荷爾蒙陽性轉移性乳癌,成效顯著,健保針對荷爾蒙陽性轉移性乳癌病患也有給付。後續的研究發現,運用此類藥物亦有助降低早期乳癌的復發風險達三成,改變許多高風險患者的命運。

術後的病理報告若有上述情形,便屬於高復發風險的賀爾蒙陽性早期乳癌病人,建議可以在傳統的賀爾蒙治療外,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以降低復發風險、提高乳癌治癒的機會。目前此類藥物在早期乳癌病患尚無健保給付,請向您的醫師諮詢適應症與相關問題。 H_risk_group.png (217 KB)結語

  乳癌雖為國人女性第一大癌症,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篩檢的推廣與治療藥物的進步,早期乳癌的治癒機率也逐年提升。手術切除只是乳癌治療的一環,根據不同的乳癌型態與期別,給予相對應的全身性輔助治療更是降低復發的關鍵。尤其是面對高復發風險的族群,醫病之間更需要相互配合,藉著多管齊下的治療,提高戰勝乳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