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ration
營養室

營養室

查看介紹內容和所屬團隊陣容等訊息。

查看所有科別

營養衛教文章

營養衛教文章

Sep 29, 2022

慢性肝病飲食

        肝臟在人體的功用是協助多種營養素代謝及儲存有用的物質,將營養素經血液送至其他組織利用,而廢物則經轉化排出體外。當肝臟發生病變時,體內營養素之利用及解毒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可依肝臟病變的程度,適度修正飲食中的蛋白質、鈉及水份,藉以改善因肝臟病變導致之症狀,並藉著飲食的調整,配合其他治療,提供身體足夠的營養。

       平日飲食注意事項:
1.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乳品類。)
2.    選用天然食物,減少攝取添加防腐劑、色素、人工香料或醃製過的加工食品。
3.    切勿暴飲暴食,適量攝取含蛋白質豐富的豆、魚、蛋、肉、奶類,以減少肝臟負擔。
4.    絕對禁酒,避免增加肝臟負擔。
5.    食慾差時,可採少量多餐方式補充熱量,並視狀況補充睡前點心,可預防因夜間空腹時間太長所導致的低血糖及肌肉耗損。


       若有水腫、腹水時,該怎麼做?
1.    應減少液體及鹽份的攝取,因過多鹽份會造成水份滯留於體內,加重水腫、腹水症狀。
2.    少用加工食品,因加工食品往往使用了防腐劑、色素、人工香料等添加物或大量食鹽,故宜減少食用。
       

含鈉量高的食物:

奶類

乳酪

魚蛋肉類

各式醃漬加工肉品,如火腿、香腸、鹹蛋

豆類

豆腐乳、各種調味豆干、味噌

全榖雜糧類

蘇打餅乾、油麵、麵線、速食麵

蔬菜類

醃漬蔬菜如泡菜、榨菜、梅干菜、雪裡紅、蘿蔔干、酸菜

水果類

各式蜜餞、水果乾、蕃茄汁、楊桃汁

 

調味品

沙茶醬、辣椒醬、蠔油、蒜茸醬、味精、胡椒鹽、蕃茄醬、海苔醬

其他

雞精、洋芋片、米果、花生醬、運動飲料等

 

3.    建議每天秤量體重及腹圍,並記錄,若有增加時,應就醫處理。

       合併有食道靜脈曲張時,該怎麼做?
1.    細嚼慢嚥,避免大口狼吞虎嚥。
2.    避免食用太粗糙、大塊、堅硬、油炸,以及太酸、太辣之刺激性食品,建議將食物切小塊或煮軟,以降低腸胃道出血之風險。
3.    避免便秘:選用富含纖維之食物(如:燕麥製品、豆類、蔬菜類、水果類、洋菜凍等),有助於正常排便。
4.    發現黑便時,可能有腸胃道出血問題,應儘速就醫處理。

       出現肝昏迷時,應該怎麼做?
    當病人出現輕微的昏迷症狀時(例如:表情茫然、記憶突然減退、語無倫次等),應立即減少蛋白質的攝取量。
1.    在1~2天內,避免食用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改以適量的主食、水果及含糖食物,提供熱量來源以維持身體的基本需求。
2.    當昏迷症狀改善後,可逐漸增加蛋白質攝取至需要量。
3.    對於常發生肝昏迷的病人,平日蛋白質的攝取量,可維持在0.6~0.8公克/公斤體重;如果意識狀況恢復穩定,則可逐漸增加至1.0~1.2公克/公斤體重。
4.    研究報告顯示,植物性來源的蛋白質,如:黃豆製品,有助於改善肝昏迷之情形,在均衡飲食狀況下,可以部份黃豆類製品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如豬肉、雞肉、魚肉等)。
5.    若症狀未改善,應立即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