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ration
兒科部

兒科部

查看介紹內容和所屬醫療陣容、診療時間表等訊息。

查看所有科別

醫療衛教

醫療衛教

Sep 04, 2024

「呼吸道融合病毒」與「細支氣管炎」

撰文 兒科部/ 黃斯煒 醫師

「呼吸道融合病毒」與「細支氣管炎」
小於兩歲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後,產生「細支氣管炎」。造成「細支氣管炎」的罪魁禍首,很大一部分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我們就來談談到底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

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時常入侵孩子呼吸道的病毒,和麻疹、德國麻疹同屬副黏液病毒科。
「呼吸道融合病毒」很容易感染嬰幼兒。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兩歲前就曾經感染過呼吸道融合病毒,甚至有10-20%的孩子有反覆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特色
呼吸道融合病毒除了很容易感染到幼兒之外,另一個特色是很容易感染到小於6個月的嬰兒!
一般來說,接受母乳哺餵的寶寶,可以接受到母乳中的抗體,產生保護作用,可以抵抗多種病菌。但母乳對於「呼吸道融合病毒」的保護力卻是有限:可以降低重症機會,但無法有效預防。
因此小到2-4個月大的寶寶,都有可能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有季節性嗎?
在台灣,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每個季節發生的機率差不多,無明顯季節性。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症狀
大部分的孩子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會發生類似感冒的症狀:流鼻水、咳嗽、喉嚨發炎,發燒。感染嚴重一些時,可能會併發中耳炎; 甚至更嚴重時會併發下呼吸道的感染:「急性細支氣管炎」
大部分的孩子還是以輕症居多,但一些特殊狀況的孩子,就有比較高的機率併發重症,如:年紀小於一歲、早產兒、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神經肌肉疾病或是免疫不全的孩子。

急性細支氣管炎
急性細支氣管炎是指病毒入侵到下呼吸道,造成支氣管上皮細胞分泌物增加、水腫,進而導致呼吸道阻塞。這樣阻塞的呼吸道,就會讓孩子呼吸急促、喘,有時甚至會出現類似氣喘的鳴喘聲。
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大家可以想像:當我們感冒、鼻水很多的時候,鼻子就會出現水腫、分泌物增加,造成鼻塞、呼吸有「咻咻」的聲音。
細支氣管炎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發生阻塞的部位在肺部的支氣管。所以就會聽到孩子肺部有「咻咻」的聲音、咳嗽時「痰音」會很重。這時因為支氣管塞住了,空氣進不去,嚴重時就會孩子就會出現呼吸費力、呼吸喘,甚至是缺氧、唇色發黑的狀況。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治療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以輕症為主,症狀會類似感冒一般。因此治療上也和治療感冒一樣,主要是支持治療,使用藥物減輕症狀。
但如果造成急性細支氣管炎,或孩子開始出現呼吸喘、食慾下降時,這時就需要住院。住院治療的目的是可以使用氧氣給予呼吸上的支持。除此之外,可使用加濕的空氣,讓孩子吸入之後,能把肺部內黏稠的分泌物稀釋,幫助痰液排出。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會很嚴重嗎?
一般的孩子大多以輕症居多,但有慢性病的孩子,感染可能嚴重!
根據台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的研究,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孩子中,有慢性病的孩子一半左右需要入住加護病房,且21%嚴重到需要插管!但無慢性病的孩子,不到10%需入住加護病房,僅2%的孩子需要插管。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預防-單株抗體Palivizumab
現在沒有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疫苗可以使用。目前的預防方式是使用單株抗體: Palivizumab來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
這疫苗跟抗體的差別在哪裡呢?疫苗技術是使用死掉病原體的抗原或者是減輕感染力的活菌,讓身體的免疫系統生抗體之後,利用這些抗體產生保護作用。
而單株抗體就是直接將抗體注入體內,產生保護作用。
而單株抗體最主要的缺點就是:保護時間有限。由於抗體再注入體內之後,就會開始慢慢消耗,因此保護的作用會漸漸減少。因此,以呼吸道融合病毒的Palivizumab來說,就需要每個月施打。
以現行健保標準來說,主要針對一些高風險的寶寶有進行給付,包括:出生週數小於30週的早產兒、慢性肺病寶寶或先天性心臟病寶寶(發紺心臟病、有血行動力異常、心臟衰竭)。

小於兩歲的孩子,多多少少出現一些感冒症狀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嚴重到鼻水很多、咳嗽痰很多、呼吸出現費力、食慾下降時,要小心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所造成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喔!這時需要儘速道醫療院所評估孩子的狀況,併及早給予治療,避免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