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ration
骨科部

骨科部

查看介紹內容和所屬醫療陣容、診療時間表等訊息。

查看所有科別

醫療衛教

醫療衛教

Jan 01, 2024

腳的大拇指根部又突又痛,原來是拇指外翻了!

撰文 骨科部/陳建樺醫師

 張小姐經常穿鞋時會感到大拇指內側摩擦不舒服,脫下鞋子時足時發現大腳趾根部的骨頭突出且紅腫發痛。因工作需要得長時間穿高跟鞋,使症狀加劇,令她相當苦惱。但是她卻也發現都不穿高跟鞋堂妹也有著相同的問題。

她的狀況是典型的拇趾外翻,也就是腳第一掌骨與大拇趾之間的關節呈現外凸彎曲的樣子,常伴隨其餘腳趾的擠壓變形和足部疼痛。

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建樺醫師表示拇趾外翻為外觀上大腳趾往第二腳趾的方向偏移超過15度,使大腳趾重疊到第二腳趾,造成第二腳趾異位。通常穿鞋時會感到摩擦不舒服,赤足時發現大腳趾根部的骨頭突出,且紅腫發痛。拇趾外翻到底是家族遺傳,還是鞋子使然?以目前研究來說,遺傳為最主要的因素。不過,高跟或窄楦頭的鞋子仍是加速拇趾外翻惡化的原因。在穿著高跟鞋時,墊高的鞋跟會造成身體的重量往前足的方向擠壓,此時較窄的楦頭就會把大拇趾以及小指往足部的中線擠壓,當大拇趾內側的關節囊因為長時間反覆的擠壓而鬆弛之後,畸形就因此而產生了。拇趾外翻也會隨著時間惡化。此外女性、有拇趾外翻家族史、扁平足、韌帶鬆弛和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及類風溼性關節炎都是較容易有拇指外翻的因子。輕微的拇趾外翻除了足部有明顯的凸塊之外,可能不會有任何症狀。嚴重的拇趾外翻會因為凸塊與鞋子不斷磨擦,造成重複性發炎和疼痛;當凸塊增大時,穿鞋會變得困難。通常在拇趾底部、足內側更會生出腫塊。另外,隨著拇趾外翻角度的增大,大拇趾甚至會重疊到第二腳趾的上面或下面,造成第二腳趾因為過度擠壓而變形產生槌狀指或爪狀指,腳掌亦會生繭。這些情況都會令步行產生痛楚。

在治療方面,初期可使用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改善穿鞋習慣,尤其女性盡量不要穿鞋跟高度超過一吋的鞋子,穿楦頭較寬的鞋子而能讓腳趾舒服活動等。這可能會減輕病情惡化,但通常不會完全阻止惡化。另外,可使用足部輔具,如五指分開襪、大拇指分隔墊等,減少大腳趾內側摩擦﹔雖然使用以上輔具佩帶時能減輕症狀,但卻不太方便且不能「根治」拇趾外翻。只要拿下輔具,拇指外翻的症狀隨之復發。當接受保守治療一段時間而症狀遲遲無法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能以輔具來改善情況的病症或是厭倦了輔具帶來的不便,就是要考慮接受手術的時候了。手術是唯一能以矯正腳趾變形和重整腳趾平衡的方法來「根治」拇趾外翻。

陳建樺醫師表示拇趾外翻並非急症,但是它所造成的困擾就是會讓你無法忽略它,所以了解拇趾外翻的成因及養成良好的穿鞋習慣,讓它不再是個苦惱的問題。

拇指外翻.png (32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