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陣容
血庫晨檢組
醫學檢驗科
血庫組
血庫作業依據ISO 15189及CAP transfusion check list規範,並通過台灣TAF實驗室認證。每季定期召開輸血管理委員會,檢討輸血品質。血庫提供24小時服務,提供正確、快速的血品供應服務,可隨時應付患者緊急輸血之需要,血液來源自捐血中心,血品安全有把關。
人員編制
目前包含組長1人、醫檢師2人。
檢驗服務主要內容
血庫作業以輸血安全為最終目標。在血庫檢驗中,需考量的問題包括:作業系統化、專業人員素質、檢體件數、時效性和成本。血型判定、不規則抗體測定、交叉配合試驗等輸血前相關檢驗,本院血庫引進一台全自動化儀器(BioRad IH-500)可照相保留重要檢體之原始資料,輸血作業全程使用條碼作業系統,減少人為文書作業失誤,精準掌控輸血作業流程各環節,確保輸血流程零疏失。
一、正確的備血前檢查:
血型檢驗:初次備血病人的血型檢測,由不同人員檢測,避免人為輸入或判讀錯誤的發生。
抗體篩檢檢驗:抗體篩檢陽性反應之病人,進行抗體種類鑑定,以利找出適合病人使用的血品。
二、輸血前檢查:執行核血大交叉試驗,以找出與病人相配對的血品。
三、輸血後檢查:執行輸血反應探測,以找出造成輸血反應之原因。
四、治療性放血:適應症Polycythemia (紅血球增生症)、Hemochromatosis(血鐵沉著症)等。藉由抽取病人血液,收集於血袋中,以減輕病人臨床上不適的症狀。
五、自體輸血:輸血的病人充任自己的給血者,此種輸血可免除由輸用異體血液傳播感染症或發生同種異體免疫的危險,而接受更為安全的輸血治療。
儀器設備
血庫自動檢驗分析儀(automated blood bank analyzer BioRad IH500)
品質保證措施:
服務項目進行內部品管測定,確保檢驗品質。在外部品管方面則參加台灣醫檢學會及CAP(美國病理學會)能力測試,包括血型、抗體篩檢、抗體鑑定、核血交叉試驗、庫姆氏試驗、抗體沖出試驗、酸溶出試驗,確保檢驗的正確性。
輸血治療之衛教:
執行輸血治療目的在於恢復您身上的血液容積、增進血液攜氧之功能,或是補充部份血品如:補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以達到控制及預防出血等症狀,但此治療是需經由醫師評估診療確認後方可進行。
在您接受輸血治療過程中或輸血完畢返家後,若有發生下列過敏症狀時,應立即返回醫院急診室求治:
1. 顏面潮紅、皮膚搔癢並有蕁麻疹。
2. 心跳加速、心悸、胸痛且感到煩躁不安。
3. 輕度呼吸急促及頭痛。
4. 畏寒之感覺而有發冷或寒顫,並有發燒的現象。
5. 突然解血尿。
晨檢組
檢驗服務主要內容
為縮短就醫民眾抽血檢查之等候時間,同時提供全新舒適的抽血等候專區,經團隊的重新規劃建置,透過電腦自動報到機與自動備管系統等整合化服務,開啟便民新措施,並以多項貼心設計,給民眾更好的服務。
一、本科所引進的自動報到系統:
病人於報到的同時可分流為四個族群 :「一般抽血」、「愛心抽血」、「高齡及飯後血糖」及「容器領取」。「高齡及飯後血糖」配合本院推動高齡友善服務,提供85歲以上長者優先抽血服務,「容器領取」由專人櫃檯服務,其餘透過抽血櫃檯8線全部在同區域服務,並輔以最新科技的「自動備管系統」。並更新智慧化的自動報到系統,更便利的報到系統只需插健保卡就可自動判讀您的取號需求。
二、自動備管系統:
由資訊系統將病人報到後的資料載入備管系統,同時將相關資料印入條碼紙黏貼試管上。病人從自動報到機完成登記作業進入等待區的同時,系統即會將病人此次抽血需要的採血管資料傳輸至內部,並於簽收的同時即自動備管且貼上病人資料,避免錯誤。
三、檢驗科抽血專區:
重新建置打造得更為寬敞與明亮,並考量高齡長者、仰賴輪椅、電動輪椅等行動輔具的病人,為減少其抽血等候時間,亦特別設置「愛心櫃檯」,該專屬抽血櫃檯的升降抽血檯面,可隨病人高度調降至75公分,比一般抽血檯面的85公分更符合人性化的服務。
四、特設置病床/困難採血室:
不影響現有門診櫃檯動線及病患抽血情緒,以服務病床、易暈針或小兒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