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護理衛教
一、手術後的情形:
1、手術通常是採腰椎麻醉,所以手術後8小時,腰部需維持平直姿勢(勿彎曲),
2、如醫師無特殊囑咐,在麻醉清醒後可先喝少許開水,有時因麻醉及止痛針的
3、麻醉藥消退後傷口會有疼痛情形,您可以深呼吸放鬆肌肉來減輕疼痛,必要時可要求打止痛針,若止痛針無法緩解疼痛,可以自費裝置PCA(病患自控止痛)。
4、患肢傷口外會用紗布與彈性繃帶包紮,傷口處會放置一條引流管引流傷口血
5、護理人員會協助將枕頭橫放於膝蓋下,以保持膝蓋自然彎曲,並給予傷口冰敷,目的在減輕腫脹、疼痛及預防出血。
6、手術後若是患肢遠端小腿或足部有刺痛、極度腫賬情況,請儘速通知醫護人員處理。
7、預防血栓。
1、經醫師指示通常是術後第二天,護理人員會協助及教導使用「膝關節運動器」(CPM)來幫助患肢做伸屈運動,由40-50度開始,每日增加5-10度,直到膝關節彎曲度大於90度才算恢復正常功能。
2、剛開始做運動時可能比較不舒服,我們會把機器調慢,彎曲角度調小,讓您慢慢適應;若有劇痛或不適情形發生,請立刻停止機器,並通知護理人員。
3、手術後的復健運動:
(1)手術後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形下,即可開始患肢腳趾及足踝的運動
(2)健肢關節全範圍運動則不受影響,按照日常正常活動。
(3)手術後第一天開始可以開始踝部運動、股四頭肌運動
(4)手術後第三天可以開始執行抬腿運動、膝關節屈膝及伸直運動。
方法:將雙腿漸進移向床邊,小腿慢慢下垂膝蓋會自然彎曲,等漸漸適應後再患肢腿部膝部慢慢放下用力,因為床是軟的腿部會將床往下壓,用力壓十秒鐘後放鬆,則床會慢慢把腿彈回去,如此做八至十次。
1、回家應繼續做的運動:股四頭肌運動、足踝運動、平直抬腿運動及患腿彎曲運動。
2、下床行走時需使用助行器或拐杖,以防摔倒。手術後三個月內需使用助行器,門診追蹤直到醫師認為可恢復正常步態為止。
3、必須嚴格遵守醫師對您的活動限制,以下活動須盡量避免:半蹲、走遠路、提重物、爬樓梯、爬山。
4、每天慢慢增加活動量,每次運動三十分鐘後須有充份的休息。在長距離步行後腿部有腫脹的現象時,應減少步行量,步行後抬高腿部,並可冰敷手術部位。
5、避免外傷、過度疲勞及突然及猛烈的運動。拆線後可盆浴或淋浴,但是需慎防滑倒,傷口儘量保持乾燥潔淨,任何變化請儘速回診檢查。
6、需保持理想體重;提重物以推車代替;爬樓梯利用扶手減少膝蓋負重。
7、當你有感冒、皮膚或其他部位感染症,或有牙科治療程序時,請主動和你的醫師
8、若有下列情形請立即返診:(1)發炎的現象:紅、腫及患部有滲出液或疼痛增加及有發燒現象(2)嚴重疼痛(3)由於疼痛或不適,不能增加活動量時(4)跌倒或挫傷後。
諮詢電話:(02)2930-7930轉手術室分機2101或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