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ration

特色醫療

特色醫療

特色與專長

本科在臨床醫療上提供下列主要特色之服務:

一 、精神疾病藥物治療

此一特色主要由沈武典教授及陳俊興主任所主導,綜合了多年來在精神藥物的研究,能提供思覺失調症、情感性精神病、憂鬱症、及焦慮症病患有效的治療。

二、急性病房照護

此一特色主要由許嘉月醫師主導。針對精神疾病惡化、有自傷或他殺危險之病患立即隔離治療,使用有效藥物讓病患可以恢復原有功能,而達到返回社會及工作之成效。

三、日間病房照護

此一特色主要由許嘉月醫師所主導。主要針對慢性化病患給予積極復健及職能治療,讓病患可以恢復工作能力。

四、自殺防治中心

此一特色主要由陳俊興醫師及吳佳慶醫師所主導,提供有自殺嘗試之患者立即諮詢,治療,追蹤,及有效預防二度自殺。

五、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

此一特色是由許元彰醫師及張勝傑醫師所主導,主要是提供兒童青少年相關精神疾病之醫療服務,包括評估、諮商、治療及復健。

六、司法精神鑑定

本院精神科接受各地法院、地檢署囑託之司法精神鑑定,團隊成員有司法精神專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及職能治療師秉持中立、客觀之精神,以符合科學證據為原則,於法律程序提供專業意見。

多團隊合作模式

本科醫療團隊成員包括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及社工師,其中以主治醫師為醫療團隊之領導人。共同為每位病人訂定以病人為中心之個別化治療目標及治療計劃。亦會定期討論病人整體治療成效以適時調整規劃後續治療計劃。

Manpower1.png (36 KB)

一 、職能治療師

        本科自民國86年起,開始任用專職職能治療師,目前編制職能治療師名額為3名,負責業務包括門診/日間病房/急性病房之職能評鑑、職能治療復健團體帶領、門診職業諮詢轉銜及職業復健訓練、見/實習醫學生教學督導等業務。

職能治療師業務如下:

1. 評估個案症狀疾病影響程度、現今功能狀況、生活角色扮演、復健潛能及社會適應能力。

2. 協助其他專業確定診斷及功能鑑定。

3. 提供職能治療活動,以提升或維持個案之功能,提高生活品質。

4. 提供社會適應訓練,以促進其最大之獨立性。

5. 職業復健,內容包括職前評估、工作功能訓練、產業治療、庇護性工作坊、支持性就業與就業輔導、就業諮商、追蹤患者工作情況,使個案能發揮最大功能,扮演工作者的角色,並藉此增進自我價值。

6. 提供出院安置建議及環境設計建議。

7. 於社區中提供職能治療活動及工作適應訓練、及生活形態在設計,以加強或維持個案之日常生活功能及工作功能,促進其最大之獨立性。

二、臨床心理師

        本科自民國86年起,開始任用專職臨床心理師,目前編制臨床心理師名額5名,負責業務包括門診/日間病房/急性病房之心理衡鑑、心理治療、兵役體檢、司法鑑定、社區心理衛生推廣、實習/見習醫學生教學、及實習/見習臨床心理師之督導業務。服務對象包含學齡兒童、成人、老年長者等。

臨床心理師業務如下:

1.實行心理衡鑑:提供門診或住院病人在認知、智力、人格等各方面有更完整的資料,而能準確的評估患者心理功能或確定診斷,以利於治療工作的進行,亦或回答病人主要問題或轉介問題。

2.實行心理治療:對門診或病情較穩定的住院患者,提供合適的心理治療服務(個別或團體心理治療等),以協助病人恢復功能,增進適應能力。

3.提供社區心理衛生服務:接受學校或社區內相關心理衛生機構轉介之有適應問題或生活困擾個案,幫助個案解決其生活困擾,增進其適應能力,或幫助其瞭解自我的能力、興趣或性向等,進一步安排自我發展的方向。提供社區相關心理衛生服務,與社區結合舉辦心理衛生相關的演講、講座或帶領心理治療團體。

4.教學與研究:提供臨床心理相關的教學活動及參與臨床心理相關的研究工作或醫療團隊的研究計劃。

5.提昇專業能力:參加各種相關的讀書會、在職進修工作坊或專題演講等;或延請臨床心理學教授、講師或臨床界具有督導資格之專業人員至本院指導,以提昇專業素質及服務品質。

三、社會工作師

SWmanpower.png (65 KB)

        自民國87年,本院設置第一名專任精神科社會工作員,精神科社會工作師/員原直接隸屬精神科,為精神科跨專業醫療團隊中之一員,至民國109年05月起精神科社會工作師改隸屬為社會工作室。

        在精神科內,目前編制社會工作師名額3名,社會工作員主要之工作場域包括急性病房、日間病房與門診三大範疇。整體而言,服務內容包含家庭社會心理功能評估、家族治療、社會資源提供及轉介、醫療補助、生活扶助等服務,協助家屬全方位的照顧病人。


精神科社會工作師業務如下:

1.參與醫療團隊,提供病患人性化的醫療環境與服務。

2.配合醫療團隊治療模式,完成治療計畫,達成治療目標。

3.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